<返回列表
对污水处理厂在冬天的“摆烂”行为SAY NO!

污水处理技术通常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相结合的。在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设施的物理性能会变差,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的外部条件也会不利于污水的净化,从而导致污水厂出现各种“摆烂”行为。
作为一名合格的水务人,面对污水处理厂在冬季出现的各种反常现象,应该牢牢掌握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01
控制污泥膨胀
冬季低温运行时,因污泥活性降低 、工艺运行不正常等情况,极易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
此时的污泥膨胀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发生率极高,有6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
二是普遍性,在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工艺中都存在,甚至最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间歇式曝气池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三是危害严重,它不仅使污泥流失、出水悬浮物(SS )超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处理能力。
一旦出现污泥膨胀则很难控制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为避免污泥膨胀,应控制好适当的污泥负荷,不宜过低。
有厌氧区选择区的可以利用生物选择功能抑制丝状细菌的生产。工艺运行人员应对污泥性状进行及时了解,当SVI超过150时,应引起充分重视,必要时可投加化学药剂进行控制。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阳离子多聚物对控制污泥膨胀的效果较好,而且对产泥量的影响很小,但费用很高。
在一些情况下,投加无机絮凝剂(如石灰或三氯化铁)效果也不错,但会使产泥量大大增加,给后续的污泥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氯和过氧化氢已经在抑制丝状菌生长方面有了成功应用经验。由于氯相对便宜且易于现场操作,因此应用得较为广泛。据了解,有超过50%的污水处理厂利用氯来控制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氯的投加量要控制到刚好能杀死丝状菌而不能伤害到絮体微生物的状态,如若过量,则同样不利于改善污泥性能。
02
严控进水指标
冬季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普遍偏高、水温较低、活性污泥活性较弱,反应速度较慢。
污水处理厂需结合自身工艺和进水特征对生产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出水数据稳定达标。
水质内控是博奥环保开发的预防出水水质超标的智能化管控系统,通过对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进行一系列信息化、全工艺流程、智能化的管控,及时预警、告警并推送处理建议,帮助管控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达成预期控制目标,有效提升出水水质达标率,降低污水处理企业的环保风险,是保证冬季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利器。

水质内控总览界面
03
加强设备设施保养
冬季的极寒天气下,污水厂的设备受冻后极容易出现故障情况。特别是对曝气和排泥系统,如这些设备在冬季出现故障,带来的损失和检修难度将成倍增长。
如果仅仅是依靠人工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很容易出现检修不及时、效率低等问题。
WISWATER®智慧水务管控系统的设备管理系统包含设备概览、设备台账、设备保养、设备维修等特色功能,高度整合各功能互相配合,对设备重点进行预防性养护管理,能够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耗损与维修成本。

设备保养记录界面

设备保养状况界面
04
控制药剂合理投加
低温生物活性受限,脱氮效率偏低。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0℃,15℃以下时,硝化速度下降,5℃时完全停止。
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40℃,低于15℃时,反硝化菌的增殖速率降低,代谢速率也降低。
很多地区冬季的污水温度在10℃左右甚至更低,难以达成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这便会直接反映到污水处理效率方面,致使脱氮效率明显降低。
环境温度的降低也会对除磷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除磷操作时,部分微生物对聚磷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环境温度符合微生物的生长要求时,其便会对聚磷菌造成抑制影响,致使除磷效果降低。
如上所述,要保证污水处理厂在冬季正常运行,适时加药、灵活加药显得尤为重要。
WISWATER®智慧水务管控系统的智能加药(智能除磷、智能脱氮)模块可通过采集过程数据、水质数据,按相应工艺(除磷、絮凝、脱氮、消毒)的预置程序运算(前馈控制),输出数据至I/O模块转换成电信号,驱动计量泵,阀门,再与流量、水质反馈数据闭环(后馈控制),结合植入行业经验的模糊逻辑,自适应精准调节加药量,能有效降低药品消耗和设备运行能耗。

智能工艺界面
博奥环保是一家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秉承以供排水工艺驱动IOT深度融合的理念,历经多年打造了行业领先的“WISWATER®智慧水务管控系统”,服务于多家大型水务集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广泛好评。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智慧水务软件系统、给排水智能设备、物联网数采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水工仪表、环保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涵盖:污水厂、自来水厂、泵站、管网、水体监测/治理等给排水全业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