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环保“跨界潮”的兴起:站在风口才能顺利腾飞

在环保产业结构大变革的背景下,一场规模和深度空前的洗牌正在展开。在此过程中,“跨界”成为一个突出现象和模式在环保行业广泛出现。
从原有环保主体的角度看,“跨界”意味着市场蛋糕更加细碎的切分、市场规则的改变。经过数年“跨界潮”的发展,行业对跨界的态度从抵触抗拒转变为观察研究,进而转为合作融合。
因为在更深层的视角下,跨界现象似乎意味着环保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大转型,只有真正把握住转型机会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
大型国央企跨界环保产业,环保地位的政治性升级
国央企入局环保是环保行业近几年的一大现象,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广泛、持续时间之长久以及产生影响之深远都可以称得上行业变革之最。
严格来讲, 国央企入局环保不能完全定性为跨界,而应当是环保事业地位政治性升级背景下,国央企环保板块业务的延伸和加重。
过去十年间,环保终于在长期历史欠账的情况下迎来高度重视和强力举措,这给国央企带来两个重要信号,一是刺激环保市场快速增长,二是国央企要在这场环境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于是在市场导向和最高指示的双重作用力下,才有了国央企的大规模进场。
这其中以水处理和固废处理两大领域最为显著,原因很简单:一是这两个领域发展相对成熟,由此切入较为稳妥;二是这两个领域是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三是这两个领域在商业上属于重资产模式;四是很多央企本身就有规模显著的污水和废弃物处理需求,因此具有将需求转化为服务的基础。
因此,各路国央企的进场也意味着环保铺开在了更大的面上,开始全面涉及各个产业。
“
互联网巨头跨界智慧环保,智慧化趋势下的新赛道
另一类备受关注的跨界是互联网巨头跨界智慧环保。
近两年来,以华为、百度、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智慧环保领域,这一类跨界的核心驱动因素是环保智慧化的趋势。
我国的环保产业的一大特征是规模庞大、场景多样,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环保产业各领域都建设了大量的处置设施和装备,这些设施和装备作为政府和企业等各方主体的资产,在运营过程中有显著的“合规、避险、降本、增效”的需求,而智慧化是解决这一需求的绝佳利器。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饱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重心正在过渡到高质量的方向上来,智慧化作为重要抓手势在必行。

但不同于其他领域,智慧化推进必须深度结合互联网技术,这也正是难点所在。
就智慧水务建设而言,有业内人士表示难点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大家对智慧水务的认知不一致、不统一,会把其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部分,比如数字传输过程误认为智慧水务;二是缺乏国家针对于对智慧水务的系统性标准和顶层设计;三是数据不完善及数据孤岛问题;四是我国智慧水务还存在着数据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智慧环保单靠某类企业、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从硬件到软件、从安装到运营、从成本投入到产出效果、从试点到推广,智慧环保是一场需要多方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才能完成的升级。
所以,对于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巨头的进场,一些业内人士并不认为这是“跨界打劫”,而更愿意看作是新的合作契机。
“
快速捕捉行业新风口,做顺应时代发展的企业
2021年是我国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元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引领新技术变革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场深刻“革命”,为环保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水处理作为环保行业中的一部分,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博奥环保一直大力发展的事业。
博奥环保以扎实稳打的专业技术、精细化的服务在水处理行业稳中有进发展10余年,敏锐地捕捉到行业新风向,积极探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供排水工艺,推出一款致力于解决供排水问题的智慧化产品——WISWATER®智慧水务管控系统。

该系统目前在博奥环保自运营的贾家污水厂、养马污水厂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污水厂原来存在的运营挑战困境,稳定达标的同时还最大化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作为时代中的一员,跨界不是乱象,而是环保行业走向新阶段、适应新时代的表象。这意味着环保产业的主体在发生更替,这本身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快速捕捉行业新风口,才能乘着发展的东风,实现产业的高层次升级与企业的良性发展!


博奥环保是一家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秉承以供排水工艺驱动IOT深度融合的理念,历经多年打造了行业领先的“WISWATER®智慧水务管控系统”,服务于多家大型水务集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广泛好评。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智慧水务软件系统、给排水智能设备、物联网数采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水工仪表、环保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涵盖:污水厂、自来水厂、泵站、管网、水体监测/治理等给排水全业务场景。